TikTok GMV MAX:运营能力要求转向,卖家困境待解


在 TikTok 电商领域,GMV MAX 的出现引发了众多卖家的关注与思考,其对运营能力的要求正悄然发生转变,让卖家们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惑。
订单来源难辨,ROI 计算成谜
截至目前,GMV MAX 给卖家带来的最大疑惑并非是投入资金却没有转化,而是在有订单产生后,难以确定哪些订单是通过投放获得的,哪些是自然流量带来的。GMV MAX 将自然流也算入了 ROI 的计算中,这一做法着实让那些对数据极为敏感、执着于每一分钱投入产出效果的卖家们头疼不已。 从表面数据来看,ROI 似乎达标,预算也充足,按常理可以继续充值投放。然而,卖家们还是希望能深入研究,测试出想要的结果。尽管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和测试,多少摸到了一些门道,但与之前使用 ADS 时相比,心里始终没那么有底。
素材消耗难题,原有模式受限
在使用 GMV MAX 的过程中,素材消耗是一大难题。卖家们更讨厌的不是花钱没结果,而是素材根本花不出去钱。素材投放几天后,每天仅消耗几美元,甚至一直为零消耗。这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,还意味着之前在素材端的投入付诸东流。 这与种草与否并无直接关联,关键在于之前的素材模板和运营逻辑可能出现了问题。要么是被其他卖家用过,系统将其判定为模仿;要么是被系统拉黑;要么就是流量池对这种模式不买账。因此,围绕这套模型的操作可以暂时停止。
教程宣传存疑,数据判断棘手
卖家们首先会学习 GMV MAX 的教程,但不会轻信其宣传内容。他们会围绕之前 ADS 的模型重新制作新的素材,经过一轮素材能否消耗资金的筛选后,又会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——如何判断 ROI 的构成。 后台数据常常出现问题,点击率看似正常,但由于缺少 CPM 等过程数据,即使转化率数据有延迟,在卖家的数据模型中,部分数据仍然是错误的,甚至连 CPA 都会不准确。曾经有卖家对经过 ADS 验证的素材直接启动 Max Delivery,虽然有一定结果,但并不令人满意。尽管 MD 致力于实现消耗和销售额的最大化,但卖家无法判断其抢占的流量精准度如何。作为一个数据积累、学习和分析能力尚未达到理想程度的 AI 工具,GMV MAX 在这几个月的表现并未如宣传的那样,给卖家带来更大的好处。
内容排查成关键,模板套用需谨慎
目前,卖家能够自主掌控和处理的方面更多在于对内容的排查。一些有 ADS 数据转化背书的广告,因为内容模板被滥用,卖家不得不放弃。即使拿到同行数据表现出色的素材,也只能拆解其原理并进行改动,而不能直接套用模板。
如果您也想通过TikTok爆单,或者领取一些免费资料,请联系大鱼“136 8683 5668”微信同号。TikTok出海找大鱼,结果式付费更保障!